近日,《安徽省未来产业发展行动方案》、《泉州市培育发展未来产业实施方案》出台,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促进未来产业创新发展。
安徽面向全球科技和产业前沿,把握未来产业发展规律,瞄准“7+N”重点领域及方向,结合前沿技术新趋势进行动态调整、滚动培育。“7+N”包含量子科技、空天信息、通用智能、低碳能源、生命科学、先进材料、未来网络,积极布局第三代半导体、先进装备制造、区块链、元宇宙等前沿领域。
泉州以“现有产业未来化,未来技术产业化”为主线,重点布局低空经济、卫星互联网、氢能、前沿新材料等四大成长型赛道,关注量子信息、生物技术、人形机器人、核能应用等四大前沿型赛道。
此次安徽、泉州在文件中提出通过基金助力未来产业:
安徽:推动多元化资金供给。统筹发挥财政引导资金+政府投资基金作用,发展专注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的耐心资本,引导天使投资、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并购基金等社会资本加大未来产业投入。支持国资国企打造未来产业耐心资本,探索设立未来产业发展基金。
泉州:建立未来产业投资引导基金。设立泉州未来产业投资引导基金,按照市场化方式运作,引导社会资本“投早、投小、投新”,建立覆盖企业种子期、初创期的未来产业投融资体系。探索组建未来产业发展基金。探索筹建未来产业发展基金,支持未来产业领域的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和创业孵化,委托专业化慈善信托机构负责运营,重点对未来产业科学家团队和高层次人才提供奖补。
未来产业由前沿技术驱动,当前处于孕育萌发阶段或产业化初期,是具有显著战略性、引领性、颠覆性和不确定性的前瞻性新兴产业。7月,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科技部等七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计划到2025年,未来产业技术创新、产业培育、安全治理等全面发展,部分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产业规模稳步提升;到2027年,未来产业综合实力显著提升,部分领域实现全球引领。
国务院印发的《促进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发挥政府出资的创业投资基金作用。充分发挥国家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等作用,进一步做优做强,提高市场化运作效率,通过“母基金+参股+直投”方式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目前已有多地设立基金或计划设立基金发展未来产业,助力科技创新项目走向市场,建设未来产业,为科技企业提供了更加稳定、可持续的资金支持,缓解科技创新过程中的资金压力。
9月,上海宣布组建总规模100亿元的未来产业基金,基金有政府引导、长期支持、宽容失败等特点,基金期限长达15年,还可根据情况申请延长3年。在上海未来产业基金的管理上,上海国投公司将牵头组建国资控股的市场化基金管理平台,重点聚焦未来产业领域早期投资,协同各类资源,打造开放的投资验证孵化一体化平台。
7月,成都首批未来产业天使子基金及孵化加速园发布会召开。成都围绕投新投早投小投硬科技,组建了天使子基金,遴选了首批未来产业孵化加速园。
6月,广州天使母基金依托广州金控集团发起设立,目标规模100亿元,聚焦新领域新赛道,重点投向种子期、天使期项目,利用“母子基金+直投”等方式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南通印发《关于加快培育发展未来产业实施意见》,计划引育未来产业方向股权投资基金10支以上,基金认缴规模超50亿元。推动科技资金股权化,建立和完善以政府基金为引导、社会资金为主体的创业资本筹集机制和市场化运作模式,在南通创新区设立市场化主导的紫琅湖未来产业基金。
部分文字来源:安徽省、泉州市、南通市政府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