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6日,由第一创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新浪财经联合主办,第一创业债券研究院承办的第八届中国债券论坛线上举行,主题为 “高质量发展与中国债券市场”。
来自债券行业的专家学者、嘉宾相聚云端,从政策和市场视角,解读债券市场的发展,分享债券市场的深刻理解,展望2023年债券市场发展机遇。
中银理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裁蒋海军出席论坛并发表演讲,蒋海军认为,中国债券市场长期健康发展必将与银行理财高质量发展互相促进、相辅相成,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首先,银行理财净值化转型后与债券市场互相影响的程度进一步加深:稳经济大盘政策阶段性见效,经济增长预期明显转暖;理财净值化转型后迎来了新的健康发展阶段,参与债券市场的程度显著提升,与债券市场之间的关联更加紧密;理财是中国特色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参与者,而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作为金融市场体系协调和发展的坚实基础,是金融服务和支持实体经济的重要实践途径。其次,探索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银行理财发展之路,要将自身发展融入到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与债券市场长期健康发展相辅相成,服务于居民金融资产长期上升的趋势,共同加强对于居民养老等需求的支持,践行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这一核心要义。主要体现在:一,居民金融资产长期上升的趋势有助于债券市场长期发展;二,养老需求上升,有望为债券市场带来大量长期限资金;三,银行理财应加强各方面能力的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提升为投资者创造稳健回报的能力;四,坚持服务实体经济,助力实现中国式现代化。
以下为蒋海军演讲全文:
尊敬的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
很高兴参加“第八届中国债券论坛”,与大家共同探讨“高质量发展与中国债券市场”。下面我主要结合论坛主题和工作实践,就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债券市场与理财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关系以及二者强化协同、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谈几点认识:
一、理财净值化转型后,与债券市场互相影响的程度进一步加深
11月以来,债券市场大幅调整,10年期国债收益率最高上行超过25bp至2.9%上方,信用债调整幅度更大,AAA级信用债收益率最高上行超过90bp,尤其是3年期二级资本债收益率最高上行超过130bp。从原因来看,本次调整与稳经济大盘政策初见成效、经济预期向好有关,银行理财净值化转型后,与债券市场之间的联系更为紧密、与债券市场的相互影响进一步显现。
(一)稳经济大盘政策阶段性见效,经济增长预期明显转暖。2022年,面对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党中央、国务院加大宏观政策实施力度,及时出台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政策,着力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效果,发展质量稳步提升。11月以来,随着“防疫二十条”、房地产融资“三支箭”等政策出台,市场看好经济恢复前景,债券收益率有所上行,其中,信用债收益率上行幅度和时间大于利率债,尤其是银行资本债单日上行幅度较高。
2022年,央行加大稳健货币政策实施力度,坚决支持稳住宏观经济大盘,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操作上更加灵活适度,精准有力,对于科学管理市场预期、引导市场平稳运行发挥了积极作用。尤其是在债券收益率快速上行过程中,央行多次通过增加逆回购规模、MLF超量续作等途径维持市场信心,有效稳定了债券市场。
(二)理财净值化转型后迎来新的健康发展阶段,参与债券市场的程度显著提升,与债券市场之间的关联更加紧密。一是资管新规发布后,理财产品净值化程度持续提升,截至2022年6月末,净值型理财产品存续规模占比95.09%,较2018年末上升67.8个百分点,基本完成净值化转型。二是从资产投向看,银行理财净值化转型后持有债券规模显著上升,2022年6月末达到21.58万亿,占债券市场总规模的比重约为16%,包含银行理财、基金等在内的非法人产品持债规模占比接近24%,较2007年末上升11.3个百分点,对债券市场的影响显著上升。其中,银行理财持有的债券资产中70%为信用债,尤其是银行资本债的主要投资者。三是从投资期限看,银行理财产品期限和持有债券久期总体偏短,近年来随着产品规模扩张,对债券配置和交易需求均有所提升。
净值化转型后,债券市场波动对产品净值的影响更加直接,理财客户对产品净值波动的敏感性上升,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理财规模与债券市场波动的关联性。进入12月以后,经过前期调整,债券投资价值明显上升,理财等机构承担起维护市场稳定的职责,通过资产调整、加大投资者教育等方式努力维护债券市场稳定,12月中旬以来,利率债、信用债市场相继企稳。
(三)理财是中国特色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参与者。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需要有中国特色的金融来服务和支持实体经济作为支撑,而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作为金融市场体系协调和发展的坚实基础,是金融服务和支持实体经济的重要实现途径。一方面,银行理财发挥资本市场与居民财富之间的桥梁作用,紧抓机遇,为投资者创造财富,引导金融资源流向国民经济的关键领域,有效服务实体经济和助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另一方面,银行理财紧抓中国经济转型升级与结构调整产生的投融资需求,加快布局权益类资产,逐步实现从公开市场到非公开市场的各主要资产类别的全覆盖,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健康发展和资本市场稳定运行。
2023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开局之年,要做好一系列基础性工作,超过140万亿元的债券市场需要进一步健康发展。银行理财产品关系千家万户,客观上要求理财行业积极探索完善业务发展模式,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年龄、不同收入水平、不同投资偏好的客户需求,提供差异化的因客解决方案,这也对债券市场健康发展与银行理财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债券市场长期健康发展必将与银行理财高质量发展互相促进、相辅相成。
我们探索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银行理财发展之路,要将自身发展融入到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与债券市场长期健康发展相辅相成,服务于居民金融资产长期上升的趋势,共同加强对于居民养老等需求的支持,践行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这一核心要义。
(一)居民金融资产长期上升的趋势有助于债券市场长期发展。截至2019年末,我国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居民资产中房地产占比高达59.1%,金融资产占比仅20.4%。长期来看,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经济增长和居民收入水平长期向好,伴随着房地产市场转向平稳运行,未来居民资产或将更多投向金融市场。考虑到我国居民对资产保值增值的需求较高,对市场风险的接受程度较为有限,运行相对稳健的银行理财以及债券资产更符合居民投资需求,将迎来长期健康发展。
(二)养老需求上升有望为债券市场带来大量长期限资金。老龄化已成为今后一段时期我国的基本国情,随着居民收入水平不断上升,养老需求或将出现快速增长。党中央、国务院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制度,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目前,在第一支柱达到较高覆盖率的基础上,第二支柱持续普及,第三支柱扩大试点,对个人、家庭的养老支持作用有望进一步增强。考虑到养老金对于资产的安全性、投资的长期性、收益的稳健性要求较高,养老金融投资或将以债券资产为主。目前,多数养老理财产品将债券资产的投资比例设置在80%以上,随着养老金融规模上升,预计将为债券市场带来大量长期限资金。
(三)银行理财应加强各方面能力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提升为投资者创造稳健回报的能力。资管新规出台后,经过四年多不懈努力,银行理财初步建立起了净值化、规范化发展机制,强化金融服务、养老保障功能,增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进入新发展阶段,随着资金来源和资产结构不断优化,银行理财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强投研、产品、销售、风控等各方面能力建设,与债券市场长期健康发展互相促进,服务于居民日益增长的财富管理需求和实体经济发展需要。
一是提升多资产配置能力,培育与国家战略发展方向相适应的投研能力,在以债券类资产为主体的基础上,加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绿色低碳、经济新模式和新业态的研究和投资探索,深入挖掘和把握潜在投资机会。二是精细化产品布局,面向机构和个人投资者,构建资产类别齐全、投资策略丰富、投资周期完整、分层有序、功能互补、风险收益相匹配的多元化净值型产品体系,提升长期限产品占比,对国家战略重点行业提供长期资金支持。三是搭建多层次、广覆盖、市场化的销售渠道体系,发挥各类资产的互补性和比较优势,针对不同类型客户采取针对性的理财服务,提高全渠道陪伴服务的效率与效果。四是筑牢风险防控基础,持续完善风险防范、预警和处置机制,深化风险管理在投资管理领域的应用,统筹兼顾、综合考量,完善精细化、智能化的风险管控手段,提升全面风险管理的有效性。
(四)坚持服务实体经济,助力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厚植现代化的物质基础……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随着中国式现代化战略安排稳步落实,碳达峰、碳中和重大战略部署扎实推进,全面推动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不断丰富,绿色债券、乡村振兴债、科创票据等债券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作用或将进一步提升。理财行业可通过丰富和完善产品体系,在满足居民财富管理需要的同时,引导长期限、稳定性资金投向政策支持领域,积极响应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融资需求,着力增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各位嘉宾、各位朋友,当前,理财行业迈入提质增效的新阶段,经济高质量发展引领成为银行理财和债券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理财行业要紧抓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优化过程中带来的机遇,与债券市场高质量发展互相促进,全方位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谢谢大家!
上一篇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