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全球财经网!

全球股市

热门搜索:概念股金融股票

当前位置: 首页 > 基金

总规模、非货规模排名持续下滑 这家基金公司怎么了?

本报记者 顾梦轩 夏欣 广州、北京报道

基金公司规模一直为业界关注。除规模排名外,基金公司规模变化数据同样重要。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在刚刚过去的2025年一季度,有基金公司规模增长超1000多亿元,也有基金公司规模大幅下滑,一个季度规模缩水几百亿元的基金公司亦不在少数。

记者盘点一季度规模出现下滑的基金公司中,曾经在牛市中有亮眼表现的交银施罗德基金今年一季度资产总规模下滑687.58亿元,在全部基金公司中下滑规模最多。

值得关注的是,交银施罗德基金近年来规模、排名停滞不前,最终在2024年年底跌出前二十,排名21位。2025年一季度,交银施罗德基金规模下滑600亿元,公司规模排名再次滑落至25名。

一般而言,基金规模和基金业绩息息相关。记者注意到,最近三年,交银施罗德基金旗下多只主动权益类基金业绩不佳。同时,公司还错失了布局指数基金的良机,业绩导致交银施罗德基金规模增长乏力。

济安金信基金评价中心副主任张碧璇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从过去交银施罗德整体的表现来看,其在权益投资方面的团队培养体系成熟,这一点通过过去十年的权益类产品业绩已经得到过验证,同时,其股东背景也兼具银行渠道优势与外资投研经验。但是近年来公司投研风格同质化较为严重,出现了一定的路径依赖,在当前较为动荡的市场环境中抗风险能力较差,同时也错失了指数型产品的发展黄金期。

非货币基金规模跌出前二十

Wind数据显示,最近三年,交银施罗德基金规模如坐“过山车”。Wind数据显示,2023年中到2025年一季末,交银施罗德基金规模从5025.89亿元下滑到4686.64亿元,在2024年中上升到5520.32亿元后,又迅速下降到2025年一季末的4686.64亿元,不到一年时间,规模下降833.68亿元,降幅15.1%。其中,非货币基金规模从2023年中的3144.03亿元下滑到2025年一季末的2377.86亿元,降幅24.4%。由于交银施罗德基金非货币基金规模下降幅度较大,其非货币基金规模排名也处于下降状态,从2023年年中的16名下滑到2025年一季末的21名,同样跌出前二十。2025年一季度,交银施罗德基金规模下滑超687.58亿元,在全部基金公司中下滑幅度最大。

“交银施罗德基金一季度的规模下滑,主要是公司旗下货币市场基金规模下降500多亿元所致。”天相投顾基金评价中心有关人士表示。根据天相基金评价中心2025年一季度综合盘点,天相一级分类中,货币市场基金规模环比2024年四季度下降2.09%。“交银施罗德货币市场基金下降幅度远超均值,其产品或有大客户赎回所致。”天相投顾基金评价中心有关人士分析指出。

Wind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交银施罗德基金货币基金规模下滑516.9亿元,从2024年年末的2825.69亿元下滑到2025年一季末的2308.79亿元。

就近三年来交银施罗德基金的规模下滑,天相投顾基金评价中心有关人士分析,对比两个时间节点(2023年6月30日和2025年3月31日)的具体数据,并结合其基金类型的占比可以发现,近两年内,交银施罗德基金旗下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规模显著减少,货币市场基金则有所增长,这反映出投资者的风险偏好降低。

具体来看,从2023年中到2025年3月31日,交银施罗德基金规模下滑较多的基金主要集中在权益类基金。Wind数据显示,从2023年中到2025年一季末,公司混合型基金规模从1408.89亿元下滑到872.98亿元。

对此,天相投顾基金评价中心有关人士指出,对于权益类基金来说,市场环境的变化,比如A股市场表现不佳、波动较大导致投资回报率不理想,会使投资者对风险资产的兴趣降低,从而更倾向于选择低风险产品;同时,在近年来指数跟踪产品大规模上涨的情况下,主流宽基指数产品的布局缺失也会导致规模上涨乏力。

此外,根据天相TXMRT基金评价助手统计的交银施罗德近三年混合基金累计收益情况,可以发现其产品业绩近年来表现一般;多位明星基金经理卸任,也进一步导致该类产品份额遭遇赎回。

张碧璇指出,交银施罗德基金非货规模的下滑,可能与近几年的市场环境以及其自身的业务结构特点有关。作为比较偏重主动权益投资的基金公司,交银施罗德基金在2021年以前的蓝筹行情中表现突出,但随后市场出现深度调整,行业结构性分化明显。从基金定期报告统计的交银施罗德公司核心股票池来看,其主动权益类产品的持仓仍集中于大消费、生物医药、新能源等近两年调整幅度较大的行业,导致产品业绩回撤不断侵蚀此前创造的超额收益,因此,整体业绩表现不佳。另一方面,交银施罗德在积极探索其他产品线的增长,例如在公募FOF及基金投顾发展初期,交银施罗德基金均有不错的表现,但后续持续运营的能力没能跟上,最终导致规模下滑明显。

“产品结构上看,公司在主流宽基指数上布局不占优,未能享受近几年指数基金规模快速上涨的红利,未能抓住指数基金发展的黄金期。”天相投顾基金评价中心有关人士指出。

Wind数据显示,2023年中到2025年一季末,交银施罗德基金指数基金有小幅增长,规模从202.17亿元上升到346.02亿元。

半数主动权益基金最近三年业绩为负

基金遭到投资者赎回,跟基金的业绩表现密不可分。Wind数据显示,截至5月7日,交银施罗德基金87只有最近三年业绩的主动权益基金(份额分开计算),收益率为负的有44只,占比50.6%。其中,多只基金最近三年业绩跌幅超过20%,业绩表现最差者是交银内核驱动基金,其最近三年收益率为-25.48%;排名倒数第二的是交银持续成长基金A份额,该基金最近三年收益率仅为-24.54%。根据基金季报,截至2025年一季末,交银内核驱动基金最近三年大幅跑输业绩比较基准。

值得关注的是,交银持续成长基金在2023年修改了业绩比较基准。不过,基金季报显示,截至2025年一季末,该基金最近一年仍然跑输业绩比较基准。

记者分年度查询上述基金业绩发现,Wind数据显示,交银内核驱动基金的业绩成立(2020年)当年表现不错,自2020年1月13日成立到2020年12月31日,交银内核驱动基金共取得了47.54%的收益,在同类基金中排名1626/7707。

此后,交银内核驱动基金业绩一路下滑,以每年跌超20%的水平开启“滑铁卢”模式。2021年—2023年,交银内核驱动基金净值分别下跌14.74%、27.5%、20.97%。2024年以来,该基金终于止住大幅下跌的颓势,但是业绩表现依旧平平,全年收益率仅为3.68%。2025年一季度,该基金收益率仅为0.96%。

天相TXMRT基金评价助手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2月31日,交银内核驱动基金持仓的行业分布主要是制造业,占比29%,制造业中的电力设备行业占比17.01%,成为该基金制造业投资的主力行业。此外,消费行业占比20.4%,医药行业占比13.87%,科技行业占比10.18%,金融行业占比13%。

记者查阅Wind数据发现,上述行业个股在2022年下跌严重,其中,电力设备指数下跌24.76%,万得科技大类指数下跌22.21%,万得医药大类指数下跌18.78%,万得金融指数下跌12.1%,万得消费大类指数下跌11.59%。持仓行业表现不佳导致基金当年净值下跌超27%。

记者查阅交银持续成长基金历年业绩表现发现,该基金2022年、2023年两年业绩较差,其中2022年全年净值下跌23.99%,2023年下跌20.21%。但该基金2024年以来表现尚可,2024年全年净值增长17.73%,今年一季度业绩增长8.86%。

记者查询天相TXMRT基金评价助手数据发现,截至2022年12月31日,交银持续成长基金持仓行业分布主要是:医药行业占比60.72%,制造业占比21.85%(其中电力设备占比19.45%),而2022年,医药行业和电力设备均大跌,导致该基金2022年净值下跌超20%。

“从业绩归因来看(使用BF模型分析这两只产品的超额收益来源,并将其分解为配置贡献和选股贡献),其近三年披露的全量股票持仓数据表明,这两只产品在行业配置和个股选择上均有待加强。”天相投顾基金评价中心有关人士向记者指出。

张碧璇指出,从上述业绩靠后的两只基金产品的持仓来看,其投资风格是延续交银施罗德整体的均衡成长风格,其中交银内核驱动持股更侧重科技硬件领域(如紫光国微韦尔股份),但近年来行业整体处于周期调整阶段,市场热点向AI等新兴方向转移,因此,该基金表现相对偏弱。交银持续成长基金的持仓结构以传统成长板块为主,在消费需求波动背景下超额收益也有所减弱。

专家建议:坚持“三投资”理念

面对当下所处困境,交银施罗德基金该如何破局?

上海证券基金评价研究中心基金分析师汪璐指出,基金公司应该结合市场未来的发展趋势和自身的资源禀赋,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但更重要的是,在发展中,应坚持理性投资、价值投资、长期投资的“三投资”理念,实实在在为投资者提供能够获取合理收益的好产品。从评价研究的角度,一方面,在产品布局上,基金公司要发挥自有的优势,重点布局符合自己公司文化、又能给投资者带来长期合理回报的产品。另一方面,在投研团队上,基金公司要加强投研一体化建设和人才梯队建设,避免管理规模主要依赖少数基金经理的情况。

张碧璇指出,交银施罗德在比较优势的主动权益投资方面非常注重基金经理的内部培养,这可以保证团队的稳定性,但也可能导致投研体系僵化、产品策略同质化严重的问题。在此前市场高位时,其基金经理持仓均高度集中在消费、医药、金融等板块,没有足够的多元化策略,当市场风格快速变化时,则公司整体产品业绩和规模就会出现快速下滑。在固收类产品方面,交银施罗德的布局节奏相对缓慢,叠加利率环境波动影响,资金可能会转向策略更丰富的管理机构。

天相投顾基金评价中心有关人士为交银施罗德基金提出以下建议。第一,提升加强团队建设,吸引外部优秀人才,提升投资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根据市场变化灵活调整投资策略,确保在不同市场环境下均能为投资者带来合理收益。第二,增加被动指数产品的布局;定期审视现有产品的业绩,及时剔除表现不佳的产品,推出更具市场竞争力的新产品。第三,加强风险管理。公司应强化风险控制机制,确保在市场波动加剧时能够有效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可以考虑建立更严格的风险评估和监控系统,并定期对投资组合进行压力测试。第四,开展多种形式的投资者教育活动,帮助投资者更好地理解金融市场和投资产品,从而做出更明智的投资决策。“同时,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及时向投资者传达公司最新的业务动态和发展战略,增强透明度和信任感。”天相投顾基金评价中心有关人士表示。

(编辑:夏欣 审核:何莎莎 校对:颜京宁)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全球财经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要收藏
0个赞
转发到:
Copyright 2003-2025 by 全球财经网 www.hbhuoguo.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