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全球财经网!

全球股市

热门搜索:概念股金融股票

当前位置: 首页 > 创投

信托私塾 | 家族信托专题-家族信托的五大常见误区 一起了解→

误区一:

家族信托都是千篇一律的

许多人可能误以为家族信托和集合信托计划或普通的金融产品没有太大区别,那就大错特错了。从专业角度出发的家族信托是千变万化的,需要量身定制,每个家族的具体情况不同,要根据家族的习惯来设定。家族信托是世世代代的事,需要借助专业团队的能力反复推敲打造,并不是买个文件,把名字填进去这么简单。

误区二:

国内法律不支持家族信托

有观点认为,中国的信托制度不完善,只能做投资性信托,无法实现真正的家族信托,然而事实是怎样的呢?

事实上,世界各国的家族信托大多数都是在法律不完善的情况下进行长期的实践探索,之后才逐步明确规则。中国的《信托法》在吸收借鉴他国成果的基础上,确立了家族信托的基本法律制度,有一个更好的开端。而且近几年,从金融监管层面、司法审判层面和民事基本法层面都在逐渐为家族信托“正名”。

误区三:

家族信托起不到身后传承效果

首先明确一点,家族信托是专为财富传承设立的管理工具。家族信托中的委托期限往往跨越委托人的生命周期,甚至长达几代人。只要设立了合理的信托条款,即使委托人去世,哪怕受益人不具备维护自身权益的能力,甚至不用掌握财富传承的隐私信息,家族信托也能按条款运行。

此外,由于家族信托所有权与收益权分离,因此在财富传承时,可大大优化税务负担,这变相地也保护了财富的完整性。

误区四:

民事协议可以取代家族信托

许多高净值人士在处理婚姻、继承、监护或其他家庭事务时,会习惯通过婚前财产协议、婚内财产协议、监护协议、遗嘱、遗赠抚养协议来解决。然而很多时候这些协议并不能完全满足当事人的需求,甚至会带来诸多麻烦。例如,遗嘱的有效性备受挑战,婚前财产协议可以随时解除等。与民事协议相比,家族信托能够有效解决以下三大问题:

1.委托人单方与受托人之间的协议

家族信托是委托人单方与受托人之间的协议,不需要家庭成员同意(配偶除外),甚至可以按照委托人意愿不让家庭成员提前知晓相关安排。

2.采取持续管理和隔离管理的模式

家族信托对财产采取持续管理和隔离管理的模式,无论财产如何变动,都会按照委托人的意愿实施。

3.能够指定赠与受益人

家族信托符合《民法典》中关于指定赠与的意思表示,可指定给予某个受益人,并成为他的单方财产,避免成为婚内共同财产。

误区五:

股权和房产无法放进信托

国内一些媒体和机构研究报告提出,由于信托登记制度的不完善,导致股权、房产很难作为家族信托管理的财产,这个观点是错误的。家族信托框架下可涵盖丰富的资产类别,除现金类资产外,可同步实现企业股权、不动产、大额保单的传承规划,以及助力家族慈善事业。

股权家族信托目前在市场上已经稀松平常了,近期振华新材的过会更是为市场增加了一剂强心剂,面对企业上市普遍担忧的家族信托三类股东的问题,监管层也已逐步认可,这意味着境内家族信托参与投资IPO企业的障碍已经基本排除,只要进行合理安排和规划,做到“间接、少量、合规”,境内家族信托也可以参与IPO的资本盛宴,令家族资产得以进一步增值。

而就房产而言,信托公司普遍缺乏将房产纳入家族信托的动力,原因在于设立和管理成本较高。在许多城市,契税、营业税加上土地增值税等其它税收最高甚至可能达到20%。这些税收成本虽然可以通过税收筹划予以减轻,但税收筹划也意味着成本。将房产作为家族信托管理的财产,虽然存在一定的市场和经济障碍,但从法律制度上考量,本身并不存在实质性障碍。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全球财经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要收藏
0个赞
转发到:
Copyright 2003-2024 by 全球财经网 www.hbhuoguo.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关注我们: